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当下。
事实上,在中国93%的创业公司在成立3年后都会死掉,只有7%能够存活。
2019年,商界里相继出了三位年度“最惨”的人物:罗永浩、李斌和贾跃亭,在网络世界中,已成既定事实上的“老赖”。
贾跃亭/图
罗永浩被限高,李斌的蔚来汽车股价持续下跌,贾跃亭申请破产重组,就连王思聪这位投资好手,也在今日上了被限高名单。
罗永浩曾在纪录片里说过:“随时发不出工资,随时倒闭,随时被债主围楼,那个时候是想过自杀的。”当时,正是锤子2017年春季发布会的最后阶段。
这些话并不是煽情,而是大多数创业者在现实中要面对的情境。
但即使有如此大的困难,创业这条路上还是会涌有无数拥有理想的人,勇往直前。
即使李斌们都已经卡在漩涡里,也不会有创业者因此而惧怕在路上出行。
本文整理了创业者们在创业过程中很容易会犯的一些错误,正视风险,可预防失误。
既然你选择了打拼事业,那就奋勇前行,「中国好项目」会全力助你。
01
重视你的竞争对手
很多创业者不太重视竞争对手,认为做好自身的产品就行。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半开玩笑的说 : “不要关注你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又不给你钱。”
甚至有创业者直接就说,“我们将来可能会落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了解用户,而不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我们的竞争对手。”
产品的确是核心,这些观点乍听起来没有错,但在商业的逻辑却并非如此。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比起追求公司的独特性,反倒是用户留存度和品牌更加重要。
在创业的起步期,创始人进军市场绝不能有“我们是唯一”的这种想法,即使这句话在募集资金时,可以吸引投资人。
但是在实际上,真正独一无二的想法是很稀缺的,绝大多数创业者进入的市场都已经是半红海或红海。
了解竞争对手,其实是一种变相了解用户的方式。
用户不会直接明了地告诉你,他有什么需求,喜欢什么,会为什么买单?但他们会用金钱和时间给出结果。
同样的定位,为什么其他品牌的产品更受欢迎,说明产品在某些方面肯定是更加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并且另一种产品无法替代。
这个时候,研究对手就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仔细分析产品背后的用户需求后,将解决方案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去。
事实上,亚马逊在美国也并非如贝索斯所说,不理睬对手。
亚马逊内部设立了专门的“竞争情报组”,这些组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其他电商网站上大量购买商品,评测他们的各种服务,然后汇报给贝索斯。
02
把资源投入关键之处
在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三的《流浪地球》,总票房46.56亿元。电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关键就在于片方对特效不遗余力的投入。
据说,全片共画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精心制作了10000 件道具,以满足拍摄的需求。
导演郭帆很清楚《流浪地球》的定位是一部硬科幻电影,在场景设定中,特效的重要性就应该是第一位,所以资金大都烧在了特效上。
而排名第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历经2 年剧本打磨、3 年制作,66 稿剧本,60 多家制作团队,1600 多位制作人员,占全片 80% 的 1400 多个特效镜头总共邀请了全国 20 多个特效团队制作完成。
很多公司的领导者的思维经常是这样的,在开展一项新的业务时,往往倾向于在已有团队中挑选人员,因为这样的成本更低,但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术业有专攻,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专业人才,绝非一个业外人员可以轻易替代的。
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如果不想栽跟头,就不要低估了进入该领域的难度,也不要高估了个人学习的速度。
让一个全然不懂技术的人开发新的产品,不如把这项工作交给更合适它的技术人员。
不要心疼成本,在关键人才的把关上,投入才能有收获。
03
创新要讲求实际
很多创业者都明白要做不一样的产品才会有市场,总是喊出要创新的口号,制定要差异化的要求,越新鲜越好,就是要不一样。
但是,一昧追求创新的时候,有没有人冷静下来考虑过实用性的问题呢?这种想法符合实际操作吗?这个创意是否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产生的呢?
若只是为了创新而要求“新”,那便是个人神经中枢的一种兴奋而已,无益于创业。
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的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旋涡中。但做项目和开公司,本质上就是做出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就是一切。
太过于追求主观的创新,忽视用户体验是得不偿失的。
用户需要的永远是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应该被鼓励的创新永远是和用户贴得最近的创新。
04
判断要基于全面的信息
好的判断,往往是信息优势的结果。
商场上,成功的领导者往往是雷厉风行、决策果断的一把好手,在普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商机和蓝海市场,然后快速进入,抢占了头部市场。
这种敏锐和判断力是基于,集合了大量的、重要的、有效性的信息,并加以分析之上。
海尔富有创造性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正是在与世界一流经济、管理学家,各大跨国公司的CEO,著名院校教授的高频次、高密度的交流,同样也是通过更多开放的渠道来获取信息,结合企业的具体实践,精炼整合得出的。
在要做出高质量决策的时候,如果产生了自己比别人更聪明的幻觉,那切记,要反问一下自己,身边是否聚集了一些喜欢拍马屁的人。
总之创业者一定要保持谦卑的学习态度,不要过分高估自己。
难,是创业者的宿命。
煎熬,更是创业者的常态。
继续,只是创业者的选择。
创业的确很难,坚持也的确很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