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堂惊掠琵琶声:只要你选择了理想,就要割舍些温情,这也是理想之伟大的一部分

“想买束花给你,可路口的花店没开,我又实在想念。”
——《穿堂惊掠琵琶声》

by:高台树色

朋友安利的一大堆书里凭感觉挑的,
看了后为两个成熟男人的平淡又浪漫的爱情着迷。
(ps:长文长图,各位姐妹耐心阅读噢~)

简介

孟新堂×沈识檐

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工程师和会弹琵琶的医生的平淡爱情故事。

个人觉得整个故事在剧情上没有什么紧张刺激的高潮,很自然、很平淡的,两个人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读下来像涓涓流淌的小溪,平淡又美好。

初印象

开始的几章会觉得有些无趣,写孟新堂看见沈识檐弹琵琶、写两个人见了面互相寒暄介绍自己的工作讲一些好像无关却无聊的事情。

而关于孟新堂对沈识檐一见钟情的描写,只有一个小小的比喻,他描写的太简单了,与其他小说中描写的那华丽的、长篇幅的、灵魂与灵魂指引的那种感觉的描写,会让人觉得少了表现张力。(个人拙见)

再看后

但是还是耐着性子读了。

读到沈识檐熬夜看电影,面对调侃回复“偶尔放肆,无伤大雅”的时候,我突然有了沈识檐的样子,或许说他在我眼中更接了地气,是一个也会偶尔熬夜想要看电影的普通人,还会面对朋友的调侃说:“偶尔熬夜,放松一下。”(当然小说里说要文雅一些。)

并且我开始感受到了作者独特的文笔文风,润物无声,温馨又舒心。

关于孟新堂父母致力于科研工作而疏忽了对儿女的责任,孟新堂表现出的理解和释然是成年人自我和解的好榜样。与其他的对父母痴迷科研又或者工作的批判与抱怨与指责不同,他选择了原谅和理解:“只是你选择了理想,就要割舍些温情。

她告诉我,生活可以浪漫,只需要有心,十几年如一日的带一枝花,就是无尽的浪漫。

经典语录之“如果一生能找到啊一个爱人,已经很不容易,我不觉得一定要用“男女”去限定爱情。”

这是我看完两遍后最喜欢的片段。

一样东西,如果一个人郑重其事地问你你想要的是什么样子,那他一定想过要给你。

看孟新堂问,看沈识檐回答。我突然就感受到了两个成熟男人的爱情,真诚询问,真诚回复,不是什么生离死别的深情告白,也不是缠绵悱恻的情书文字,而是普普通通的:“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种小心翼翼红着眼壮着胆问的胆小鬼之心,又有一种只要你要,只要我有的破釜沉舟勇士之意。

因为医闹和父亲的事,沈识檐也会偶尔怀疑自己的职业。

“我们选择一个职业,不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多少荣耀、多少财富,而是我们认同它的意义。”

三观真的宇宙无敌超级正。

我真的非常喜欢孟新堂的这种平和感和包容心,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并且主动理解别人。

(这一段有六张可能有点长,但是真的写的好好,希望你们耐心阅读)

“优秀的人,你不需要和她有很频繁深入的沟通,几句话,就能知道她很优秀了。”

非常同意!

这是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就印象深刻的话:

“yesterdayI saw a lion kiss a deer.

昨天我看见一只狮子吻了一只鹿。”

抛开弱肉强食,无关身份阶级,无关性别,

我可以吻你,只要我爱你。

看完第一遍的后续的影响是,我还做了一期我很喜欢的插画家的鳄鱼先生和少女的情头专栏。

最后附原文后记。寥寥三行,只字未提爱,读起来却无比浪漫和温柔

最后小结

整篇读下来,我的话其实并不能把这个故事很好的串起来,而是只记得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些片段。所以个人觉得它在整体剧情起伏上要差一点(当然它本来就是不是剧情类小说),但在人物形象以及三观的塑造上,要饱满很多。

我记得孟新堂的包容平和,沈识檐的淡然坚持,乔蔚的家国抉择,孟新初对母爱的渴望……还有剪报、养花等细致爱好的描写,都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还有他们的超级正的三观,知世故而又不世故,知道世界的不完美却依然热爱世界,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军工工程师和医生这两个职业,都包含了太多的家国情怀,看他们讨论国家和自身职业,人生和意义总会不由扪心问自问以反思,都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最后我爱死了这成熟的(有稳定工作能独立思考且彼此尊重互相平等的)老男人的爱情故事。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老男人类型,强烈安利!

ps:我现在的qq个性签名是沈识檐的唱词: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浮生,为贪我三枕黄粱梦。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的,视功名利禄如无物,只追求心中的理想与美梦。

浅浅的装一下之学习这样的傲气。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