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40年前,过一块肥皂都要凭票购买的日子

2008年,天涯论坛出现一个标题为《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舍不得你们》的论坛帖,引发一波怀旧狂潮。

时光匆匆,距离发帖时间已经过去10年,距离帖子中要回去的1997年更是相差了20年的时光,但仍然有网友在持续回帖。目前,点击量已近450万,更帖、盖楼翻了481页。

20年可作温柔回望,40年也不遥远。改革开放的40年,是几代人呼啸的青春,也是整个国家不断升级的过程。

消费升级:移动支付的到来

前些天,收藏家马未都发表《粮票,一个时代的见证》回忆过往。

“出门买东西,钱只是基本条件,看你买什么还需要其他票证”,马未都如此形容。粮票、油票、布票……每一件商品,都需要以票证为凭据来换取,甚至一块肥皂、一包烟也必须“凭票购买”。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商品的丰富,“限量供应”变成了“敞开销售”,人们对票证的生存依赖已日益削弱。

1993年,粮票被宣布废除,票证时代正式告别。

“票证经济”告别后,我们的钱包中除了现金,小面额的旧版钞票也逐渐从生活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借记卡、信用卡……它们逐渐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到了2017年,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笨贼连抢3家便利店却抢不到现金”的新闻变成了人们的饭后一乐;路边自助银行门可罗雀,国内几家ATM机生产企业发布的2018年半年财报,净利润下降最惨的居然达到288.75%……

而此时,移动支付在近5年间已经实现了21倍增长,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票证,到现金和银行卡,再到移动支付,小小细节,见证了我们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的变迁。

审美升级:多元时代来临

1978年,日本电影《追捕》在中国上映,高仓健也因此成为第一代全民偶像。当时的北京街头,经常能看到有人穿着高仓健的同款风衣,很多人还会模仿他在不刮风的时候竖起衣领。

同时成为全民偶像的还有“翩翩风度”的阿兰·德龙。1978年,《佐罗》被引进,开启了这位法国影星超长的偶像时代——即使在十多年后,葛优老师仍对此念念不忘。

接下来登场的是港台的男神们。

狄龙、秦汉、周润发们随着港台剧一起风靡全国,到处都有人在哼唱“浪奔、浪流”。

1987年春晚,费翔只用一首歌点燃了大众心中对他的热情之火。当时,思想还很保守的导播因为觉得他的舞蹈太过奔放,便更多地将镜头对准他的脸,结果反倒让亿万国人为他的盛世美颜如痴如狂。

接着,随着电视的普及,偶像们如大江浪潮般迭起兴衰:从英俊潇洒的Jack,到日韩的花样美男、新新人类,再到后来本土的奶油小生……类型越来越多。但即使是最受欢迎的偶像,也不能再像当年的阿兰·德龙那样被所有人追捧了。

这并非是偶像退步了,而是我们的文化变得繁荣了,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偶像见证了几代人的青春,偶像的演变也见证了我们文化的发展历程。

科技升级:不断提升的生活希望

“三大件”如今是个略显怀旧的词,它承载了中国人30多年的婚嫁历史变迁。

20世纪70年代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解决的都是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能够节约生活成本。

到了80年代,有所提高,冰箱、彩电以及洗衣机则更多的是在提升生活的质量。

90年代则再进一步,电脑和录像机追求的已是精神上的享受。

中国人对婚姻的期望是和谐美满、长长久久,因此无论在哪个年代,三大件都对生活有着双重的意义:既是面子,彰显收入和身份;也是里子,能够切实提升生活质量。虽然三大件每十年就会一大变,但这一点却是贯穿始终的。

进入新世纪,变化更为明显,之前的三大件,多数已成为标配不值一提,缝纫机甚至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诸多家电的标准也今非昔比,电视从黑白的更迭成彩色的、大屏的、曲面的;冰箱则要求精确控温、保鲜抗菌;洗得干净是洗衣机的基本要求,婴幼洗、自动烘干才是加分项。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情况又有了变化:通过智能设备,我们用语音就可掌控家中的各类家电,这种科幻电影般的体验,在博世等顶尖企业的努力下,已经实现,而且还在不断完善。自2017年开始,博世的家电所有品类都开始具备家居互联功能。不仅是远程操控家电,还能提供免费的、不断更新的服务。

家电,既是科技革新的最佳证明,也是我们生活期望不断提高的真实写照。

40年的见证与塑造

40年间,我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全方位的改变,文化由单一走向多元和繁荣,见证了科技的力量又不停创造着新的科技……

塑造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人和企业,亦被时代所塑造。作为全球顶尖的工业技术企业的博世,便是例证之一。

当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刚刚掀起,博世就果断地参与进来。

1909年,博世就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贸易办事处。

1978年,博世中国电动工具开始服务中国。这是新的开始,也是旧的延续。

1988年,博世开设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家汽车维修服务站,见证中国汽车行业腾飞的开端。

2004年,博世家电开始服务中国,通过与同业对手的良性竞争,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到三峡大坝,再到国家大剧院……几乎改革开放的每一处辉煌,都有博世的贡献。从家电、汽车,再到工业、贸易,数十个行业里都能看到博世的身影。

2017年,博世在华员工已超过6万人,在华销售则突破1100亿元。

这是一份骄人的成绩,但博世并不会就此止步。

今天,博世积极开拓智能交通、互联网工业、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四大应用领域,在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有所布局,不断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进行锐意地开拓。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博世在130年的历史中,从未停止过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考及探索。这不是选择,而是必然。

回首40年,博世展示给我们的是:未来不是存在于规划里,而是切实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