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怎么办?打110或119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最近,有两位网友因此火了——
一是南京一女大学生因晚间兼职结束坐反末班公交,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求助警方。报警中,女生“如泣如诉”,让警方误以为是位“小朋友”。警方在施以援手的同时,暖心提醒:不要瞎报警,但也不要怕报警!
网友发帖截图(部分)
一是某网友发帖指责杭州余杭消防大队,没有帮助救援自家被链子绞住大腿的狗。应急管理部消防局回应:基层消防队在不影响正常执勤战备情况下,也会参与社会救助,应急救援资源有限,解救小动物这种困难,并不能百分之百的满足。
网友发帖截图(部分)
而就在不久前,还有一网友抱怨消防员没有帮忙开锁,并质问“拿纳税人的钱,帮纳税人的忙不应该吗?”以至于很多人调侃,“这两位怼消防员的是一家人?”
类似事件的接连出现,在雷到众人的同时,也抛出了一些值得省思的问题:为何有些人活成了“巨婴”?我们该如何合理使用公共资源?
细看这些麻烦事儿,无一不是网友自身的低级失误导致的。区别在于,南京这位女大学生态度诚恳,承认是自己只顾着玩游戏才坐过了站,除了反复对警方表达感谢,还一度“想过找警察蜀黍付油费……”而其他二位则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丝毫没有自省,反倒认为消防员该“随叫随到”。
警察也好,消防员也罢,都属于国家公共资源,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也正因为“公共”二字,这些宝贵资源才必须有个支出排序,优先用于影响更大的急中之急,这也是对所有纳税人负责。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而且我们国家的做法已经相当厚道,不信看看美国:一次田纳西州欧比扬郡郊一家居民家中失火,消防队赶到现场后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大火将房屋烧成灰烬。为啥?该市市长解释称,该户居民未缴纳75美元消防费,消防队见火不救并无不当。
中国的警察与消防员之所以给人留下了大包大揽的印象,根本在于他们头顶“人民”二字。在体制、传统、情怀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这些群体总是尽可能地多奉献一点,只要力所能及、条件允许就在所不辞。久而久之,很多人就把这种额外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如果放大视野,我们其实能发现这种“巨婴”心态其实见于很多事件中:
·高铁上,一批刚从军校毕业的学员登上了开往分配地的列车,几乎占满整个车厢,一些没有买到坐票的乘客怨声载道,嘟囔着为什么当兵的不给让座?
·四川九峰山,两位女生本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结果由于没有任何专业的攀爬装备,不熟悉路线也无人带领,受困达70度的一处陡坡,只能报警求援。而诸如此类的搜救,在各地均屡见不鲜。
·相关部门反复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叙利亚、伊拉克”,但仍有所谓的摄影旅游团冒然前往。
……
如此任性,说白了就是吃准了“国家会管”“出事找政府”。对少数人的无原则宽容就是对绝大多数人的苛刻,是更深层次的权利失衡。应对“巨婴”的最好办法,不是无限包容,而是该怼则怼。消防大队合理说“不”,警方表态“不要瞎报警”,还有地区对任性“驴友”收取救援费用,这些回应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权利和义务永远都是对等的,任性就得自己埋单。
我们期待这些案例能叫醒更多人,成为一堂如何对待公共资源的公开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