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间,200 万台销量、过 80 亿销售额,是 vivo NEX 第一版交出的成绩单。在 vivo 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看来,一款不追求量的旗舰机做到这些,“超过预期。”2018 年 12 月 11 日晚上海,vivo 推出 NEX 第二弹双屏版,丢掉手机后壳,改为背面屏幕,将正面摄像头、传感器等全部移至 5.49 寸背面屏幕,留出正面 6.39 寸全面屏。两块屏幕通过双屏多任务系统协调控制。
显然,这是 NEX 机型尝到创新甜头之后一次趁热打铁。对于 vivo 而言,尝试新技术像是在寒冬里抢到一套棉衣。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大势上,今年整体市场相对疲软,从去年 4.8 亿部减至 4.0 亿,vivo 做到了逆势增长。
腾讯《一线》与胡柏山交流时,问起增长,他呵呵一笑,谦称“因为去年基数低。”
IDC 公布的 2018 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vivo 在 2017 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为 1890 万台,市场份额占比 16.5%;2018 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为 2230 万台,市场份额占比 21.7%,以 18.5% 同比增幅位列所有手机品牌第一。
从屏下指纹开始,vivo 今年不断“押宝”新技术。NEX 双屏版上,除了正反两块屏幕,增加了 TOF 技术解锁与拍照,甚至在背面屏幕上端由宝马加盟过来的设计总监放置了一圈灯,以提升手机辨识度。
在手机同质化严重,差异化越来越难找的今天,vivo NEX 式创新会不会遇到瓶颈?如何持续创新而不至于沦为赌运气?如果考虑到 vivo NEX 手机起步价在上升,从升降式摄像头 NEX 的 3898 元起,升至双屏版 4998 元,vivo 所要挑战的任务显然更加艰巨——
胡柏山的答案
2017 年早些时候,作为 vivo 主管技术的执行副总裁的胡柏山,选看了手机中三个人机交互新技术方案,分别是 3D 结构光、TOF 技术和屏下指纹。他告诉包括腾讯《一线》在内的媒体,最后选了 TOF 技术和光学屏下指纹。
在腾讯《一线》看来,这是在赌运气。3D 结构光供应商奥比中光手机事业部总经理胡科峰分析,3D 结构光技术时间上甚至早于光学屏下指纹技术,用于更大尺寸的全面屏呈现。如果 3D 结构光方案技术进步再快一些,普及开来,今天国内主流安卓机将见不到光学屏下指纹主导的格局。
但是,这个如果没有成为现实。2018 年手机创新主轨迹被 vivo 改写。胡柏山当时分析,屏幕占比是不断提升过程。从功能机时候尺寸 2.0,2.8,再 3.5,从 4 比 3 比例变成 16 比9,后来变成 18 比9、刘海屏和水滴屏,后面是全面屏,“屏幕占比越来越高,是消费者需求。”
顺着这个思路,“不选结构光,因为结构光必须要开刘海,在我看来是一个死结。”胡柏山告诉腾讯《一线》。TOF 好处在于既能做短距离检测,还可以把刘海屏做得比结构光小;同时 TOF 可以覆盖两米到三米较远距离,这是结构光延展至半米之内距离所不具备的。
在精度要求上,结构光采集数据更多因而更精确。不过,胡柏山认为,当 TOF 也能做到用于解锁和支付的时候,结构光的相对优势就不多了。而 TOF 在未来能用到 AR 时候,这就有了更宽的使用场景。TOF 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结构光只能前置,这是原理所决定。
这是一个区别于苹果公司的判断。苹果最新的 Max 手机上,仍然采用结构光,保留了刘海屏。结构光支持者胡科峰也认为当前结构光是更具优势的技术方案。
但是,胡柏山综合判断之后,“内部的判断结构光不符合消费者的趋势。”他将 TOF 技术用在了 NEX 双屏版上,硬件成本是 30 美元左右一个。有了它,人脸建模加上 AI 美颜,可以实现 TOF 3D 焕颜相机功能,以及刷脸支付和 0.35 秒刷脸解锁。
左手需求,右手技术
结构光与 TOF 争锋当前仍然进行当中,未有定论。不过,光学屏下指纹之于结构光的交互方案之争,已经随着 2018 年走近尾声分出胜负,屏下指纹解锁今年已经流传开来,成为中高端机型标配,肇始者是 vivo。
胡柏山从 2017 开始,在全球范围寻找合格的屏下指纹供应商。难度相当之大,连苹果、三星等都没有满意方案。
经过 vivo X20 Plus 上小批量一二十万量级的屏下指纹试用,vivo 对 2018 年 6 月即将配合足球世界杯的战略产品 NEX 寄望更高,胡柏山将深圳汇顶科技纳入供应商。汇顶科技董事长张帆明显地感受到 vivo 公司热心地参与,双方技术人员经常性互访交流。
张帆曾告诉腾讯《一线》,NEX 赶在世界杯开赛前夕发布的时间不可能改变,往前回溯半年,vivo 就得下单订货。可是当时,NEX 上所用的汇顶第二代光学屏下指纹方案完成度尚缺 10%~15%。一个明显风险在于,在几十万台量级上可以跑得通,能否承受千万量级别则是另外一回事。
一方技术有风险有待完善,一方得下订单赶时间,这种矛盾如何解决?vivo 胡柏山与汇顶张帆商定,尝试一种新的合作形式——风险订单。先下订单生产,最后这个方案用不了,造成的损失 vivo 和汇顶一人一半承担。
“这不是赌博。”NEX 双屏版发布之前座谈会上,胡柏山回答《一线》问题时说。这是在深入了解汇顶方案并评估之后,结合 vivo 所能提供的帮助之后,最终给出的执行方案。
区分赌运气与否,胡柏山有一套左右手的创新方法论:左手是对消费者需求洞察把握,右手是对整个技术链掌控,两者不断地互相否定、参透,打通理性与感性,最终于渺茫中找到灵感微光。经过 NEX 一战,他信心似乎更足。“以前做一个好产品,vivo X1、X3、X5,那时候有点偏偶然。最近一年多到两年,慢慢地把偶然变成了必然。”
这后面是 vivo 专业团队搭建和模块化创新制度成形。最近几年,他保持着每月飞两三次拜访外地供应商、了解新技术的习惯。他当前每三至六个月看一下折叠屏进展,当前最关注生物特征技术在手机与智能硬件中应用可能性。
萧铭楷的选择
一鼓作气之后,NEX 第二弹能否炸响成为 vivo 关注重点。循着增加科技含量路线,vivo 于去年 8 月将前宝马设计师萧铭楷招至麾下, 担任设计总监,在杭州组建了一个 14 人设计师团队,增加时尚含量。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智能安卓手机形成了外型学苹果的惯性思维,产品策略是保守跟随,做局部创新,比如提升拍照水平,或者屏幕更大、续航更长,多加一张 SIM 卡槽或者多一个摄像头等等。
这是一个至今立竿见影的招式。今年全行业手机都在忙着增加摄像头,年初由双摄像增加至三摄像头,年尾已经忙着变成四摄像头。数量多则胜,直观粗暴有力,消费者愿意买单,似乎要成为国产手机一条潜规则。这里牺牲得是对美与简洁的追求。
vivo 萧铭楷想挑战一下这一潜规则,尽可能消除时尚与科技发生激烈冲突时留下的痕迹。NEX 正面采用了汇顶科技第五代指纹解锁方案,看起来是一块完整的全面屏。据 vivo 称,最快可以实现 0.29 秒解锁。
NEX 双屏版背面舍弃了浴霸式四摄和单排四摄像头方案,利用双面屏,首次将后置三摄和前置三摄合二为一,拍前面和拍后面都可以在前后两面屏幕上显示。这意味着,配备了1/2.56 吋的大底传感器、OIS 光学防抖、2PD 急速对焦的 NEX,让自拍也能用上三摄像头,而且不需要通过翻转镜头,或者升降、滑盖方式实现。
在 NEX 双面屏手机背面,萧铭楷和团队设计了一个圆环,内置 16 颗 RGB 灯,这些灯会随着接打电话、听歌等不同模式,变化不同颜色。而且成为暗环境下补充光源。
这个星环设计,成为背面屏幕最主要吸睛点,据萧铭楷介绍,灵感来自于星空。不过,因为要照顾到 1200 万像素厚度,这个星环是一个透明突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观和整洁。整体上双面屏方案导致机身略厚。
两块屏幕耗电量显然较一块屏幕要多,NEX 双屏版上配置了 3500 毫安电池容量和 22.5 瓦闪充。
当然,种种创新与追求,在 vivo NEX 第二弹上成为事前的准确判断,抑或是一场事后需要反省的赌博,有待时间验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