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冲关第一步:能否有足够的用户为梦想买单?

许多造车新势力公司都在交付期遇到过瓶颈,何小鹏则坚持 G3“先量产后上市、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路”,这意味着 G3 没有“容错期”。

12 月 12 日晚,小鹏汽车在广州亚运综合体育馆召开发布会,宣布首款高智能纯电量产汽车 G3 正式上市,开始交付,准备接受市场的检验。

在过去的半年里,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已经在诸多场合透露过 G3 的信息。因此多数观众对 G3 的整车性能、车载系统、充电体系、售后体系、智能功能已不陌生。

何小鹏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对 G3 做了如下官宣:综合工况续航里程 365 公里,高强度球笼式框架车身,搭载自主研发的 Xmart OS 智能系统,搭载 XPILOT2.5 全场景自动泊车和自动驾驶系统。G3 经过了长达 20 个月的测试,累积测试里程超过 1000 万公里、25 万小时。

如何解决关键的充电问题?小鹏汽车的选择是超充而不是换电。何小鹏承诺,2018 年年底前,小鹏汽车将在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布局超过 100 座超级充电站,并于 2019 年春节前投入使用 30 座。截至 2018 年底,小鹏汽车已接入近 10 万个第三方充电桩。未来三年,小鹏汽车将布局 1000 座超充站,并打通寻桩、充电、支付、结算全链条服务。

售价作为亮点被埋在了最后。当何小鹏宣布“G3 在综合补贴后,全国所有城市都是统一零售价 14.98 万”时,体育馆内响起了一波又一波掌声。

G3 被何小鹏称为整个小鹏汽车公司“四年磨一剑”的作品。12 月 13 日 22 时,何小鹏通过朋友圈宣布,G3 在 24 小时内销售了 1573 台,这些车将在三个月内逐步交付。

G3 在交付后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求和使用体验?小鹏汽车能否进一步越过产能爬坡点?能否有足够的用户为小鹏汽车的梦想买单?

没有容错期

2017 年 8 月,何小鹏从阿里离职,全身心投入到了小鹏汽车的创业之中。短短一年后,小鹏汽车融资百亿,G3 交付。

一年多里,何小鹏本人的变化也显而易见。他初涉造车领域时,更多将颠覆、智能和互联网用语挂在嘴边。当下,随着研发的深入、量产的迫近,何小鹏对制造和产品责任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他自称,这一年中踏过了无数供应链的坑。现在,何小鹏对传统车企有了更多敬畏之心。

在发布会现场,何小鹏向俞永福等第一批 24 位车主交付了车辆,标志着小鹏 G3 小批量交付正式启动。随着产能爬坡,小鹏 G3 将于 2019 年春节后完成大规模交付。

许多造车新势力公司都在交付期遇到过瓶颈,何小鹏则坚持 G3“先量产后上市、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路”,这意味着 G3 没有“容错期”,对车辆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两个小时的演讲中,何小鹏把“安全”放在了第一部分来说。2018 年年初,何小鹏带着家人,开着 G3 的 1.0 版在高速路上驰骋,那时他心中“还是有些打鼓的”。

无数的困难摆在面前,让何小鹏对规模化的交付越来越不乐观。8 月,何小鹏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打赌,何小鹏认为 2018 年没有一家新造车企业可以交付 1 万台车。李斌则回应,蔚来一定可以做到,赌注是一台蔚来汽车。

那时,何小鹏和李斌还颇有些短兵交接的意味。现在,同样面临交付的大考,两位创始人或因惺惺相惜,变成了一条战壕里的队友。

12 月 13 日,何小鹏在小鹏汽车广州总部接受了媒体采访。谈起赌局,他说为此与李斌沟通过好几次。

“这是对新造车行业双赢的赌局,核心点是我们都应该把品质做好。今天李斌干得非常棒,3 个月完成了 1 万台车的下线,他赢的机会很大。小鹏比蔚来汽车晚(创业)9 个月,我们站在后面,也会学习他们碰到的困难。”

为确保万无一失,G3 搭载了 16 项“主动安全”配置;在测试中,撞毁了 60 台 G3。在何小鹏的描述中,G3 的安全性已经“看上去很美”。

最大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 G3 上搭载的是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 Xmart OS 智能系统。阿里作为小鹏汽车的重要股东,此前外界多认为 G3 会采用阿里较为成熟的车联网系统 AliOS。

2018 年 8 月,何小鹏曾在媒体开放日接受采访,那时他还挣扎在是要选择 AliOS 做深度定制,还是自主研发。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有利有弊,也都面临着投入几百人以上的工作量。

从何小鹏的措辞中,能看出他对这一选择充满矛盾和焦虑:“操作系统真的超级困难,AliOS 我们看了很久,(与阿里)有很多的沟通。我觉得大部分厂商都应该做深度定制,但深度定制也很难,现在的硬件架构太多了,导致系统的适配难度很大,无法开发最好的体验。”

此前,何小鹏已与阿里磨合了近三年,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自主研发。采访中,他并未详细解释做出这一选择的原因,不过从 G3 的价格定位和竞争空间来看,G3 的便宜、外形酷炫、智能化,主攻的都是年轻人的市场。而 G3 的定价区间为补贴后 13-15 万元,也正是品牌重叠、竞争高度激烈的区间。

从制造来看,与传统车企相比,小鹏汽车还无法积累足够的优势,“智能化”无疑将成为 G3 最大的卖点。如果 AliOS 无法为小鹏汽车提供足够满意、深层、并可不断迭代的定制化服务,何小鹏就需要将这张王牌亲自抓在手中。

因此,可以说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既是小鹏汽车 G3 最大的卖点,也是未来最大的变量。

在 G3 的 Xmart OS 系统中,共搭载了超过 30 个模块。除了 G3 主打的自动泊车、智能驾驶、人脸识别、疲劳预警等功能,Xmart OS 还装入了商城、车载K歌、游戏、视频等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场景和功能。这样短的时间内,许多功能应该都只承担“填充”作用:先把尽可能多的模块装入其中,再不断做迭代升级。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承诺:2019 年,小鹏 G3 将进行 3 至 4 次大规模 OTA 升级,小规模的迭代则每个月都会发生。

 

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既是小鹏汽车 G3 最大的卖点,也是未来最大的变量。

健全五个能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国补和地补面临大面积减少甚至取消的趋势,小鹏汽车承诺,将拿出亿元级的资金为用户补上这部分差价,从而确保在 2018 年底前支付定金的用户享受到全国统一售价。

这样的补贴力度可想而知,G3 目前每卖出一台车,都要面临亏损。当然,与当下的亏损相比,积累首批用户、市场,反馈数据和体验更为重要。

接下来,小鹏汽车还将在建设超充站、售后体系、研发扩充等方面面临巨额资金、人力、时间的投入,许多事情都需要重新摸索。“比如智能汽车的售后和汽油车售后差别非常大。比如自动驾驶出问题,可能是标准出问题,也可能是摄像头出问题。我们现在花了非常大力气在开发远程监控管理,这要做许多事情。我觉得还需要几个月的探索,其中会出现许多变化。”

不过在探索过程中,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透露资金压力不大。他在采访中表示,小鹏汽车融到的 100 亿资金财务控制良好,用了不到一半。2019 年底前,小鹏汽车将再融资 200 亿元。目前,小鹏汽车尚无 IPO 执行时间点。

面向未来,何小鹏给自己总结了交付后的 5 个挑战:第一,投入的资金;第二,供应链;第三,制造工厂;第四,交付数据;第五,交付能力。比如可能交付了很多车,销售能力却跟不上,那就需要停产。“我们要不断将这五个能力健全起来。”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